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举办 朝阳区荣获“新飒飒奖”
近日,在瑞士日内瓦世界气象组织总部举行的第二十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暨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盛典上,朝阳区凭借在可持续城市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荣膺全球人居环境论坛授予的“新飒飒奖”。
由全球人居环境论坛(GFHS)于2005年创立的“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简称“SCAHSA/飒飒奖”),2024年转型升级为“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简称“新SCAHSA/飒飒奖”),共设有城市类、规划设计类、环境类等10种类别。在今年的评选中,朝阳区凭借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典范在众多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
朝阳区作为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区和国际交往主要窗口,近年来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生态筑基、城市更新、科技赋能、多元共治等多项举措,将绿色低碳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以“宜商、宜居、宜业、宜游、宜学”为目标,形成了多维度协同推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在生态治理上,朝阳区实现了亮马河从劣Ⅴ类黑臭河道到Ⅲ类水质的大幅跨越,打造了“1河2湖24桥18景”国际风情水岸;持续推进“减量集约、高质量发展”,构建“两轴两带三区”空间布局与“两环六楔、五河十园”生态格局;不断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全区基本实现“无煤化”,2024年万元GDP能耗、水耗均下降5%以上,人均CO2排放量约3.71吨。全区绿地总面积达1.7万公顷,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3.3%。全区记录物种1892种,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在生活品质上,朝阳区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完成郎园Station老仓库转型、望京小街微更新等标杆项目,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注入更多绿色活力。持续改善全区环境质量,PM2.5年均浓度近十年降幅达65%;不断拓展绿色公共空间,建成一批大尺度生态公园,真正实现市民“开窗见绿、出门入园”。
在产业升级上,中关村朝阳园集聚364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区上市企业达146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73家,有效推动人工智能、数字医疗等产业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